
有機肥的無公害處理辦法有哪些
時間:2021/03/12 返回列表
現在,有機肥料無公害化處理主要有物理辦法、化學辦法和生物辦法三種。物理辦法如曝曬、高溫處理等,化學辦法是用化學物質除害(在有機食物出產中不能選用),生物辦法如接菌后的堆腐和漚制等。
一、物理辦法
1.暴曬法:就是運用太陽光中紫外線的殺傷作用,鏟除有機肥猜中的病毒、寄生蟲、惡臭物質等,如秸稈肥還田前、堆肥堆制前、畜禽肥出圈后、沼渣肥施用前、人糞尿施用前的曝曬處理等。該辦法簡便易行,省工省時,但營養丟失大,易污染環境,且處理作用較差。
2.高溫處理法:首要適用于堆肥,是運用有機物質分化釋放出的能量來提升溫度,以殺死肥猜中的病蟲。高溫堆肥應掌握以下技能條件:
(1)堆制堆肥請求含水量是干資料的60%~75%,即用手緊握資料時能有水滴擠出,表示水分適度。
(2)在堆肥堆制前期,要堅持良好的通氣條件,必要時可設通氣塔、通氣溝等,后期要堅持厭氣條件,可拆除通氣塔、阻塞通氣溝等,可壓緊、封泥,以保留營養和推進腐殖質的堆集。
(3)堆肥內部溫度可操控在50~60℃。當溫度高于65℃時,可翻堆或加水降溫,以利于氮素的保留。
(4)請求堆肥資料的碳氮比為25∶1,以有利于微生物對有機物質的分化。
(5)操控適合的pH值。在堆制堆肥時,每50公斤秸稈參加1~1.5公斤的石灰等堿性物質,以將堆肥的pH值調理在7.5擺布。高溫堆肥的衛生標準是蛔蟲卵死亡率達95%~100%,有用操控蒼蠅孳生,堆肥周圍沒有活的蛆、蛹或新羽化的成蠅
二、生物辦法
運用生物辦法對有機肥料進行無害化處理,新概念肥是什么肥料在有機食物出產過程中較常選用。因為運用的微生物不一樣,有機肥無害化處理的堆、漚辦法也有許多。
1.“301”菌劑堆肥
“301”菌劑具有成長周期短、繁衍快、易培育的特色。運用“301”菌劑,可在短時間內使秸稈充沛腐熟成秸稈肥,殺除病菌、害蟲、草籽,還田后培肥地力,增產作用明顯。堆腐要害是“喝足、吃飽、蓋嚴”。喝足即秸稈有必要充沛濕透,水分充足是纖維素水解的要害。吃飽即要用足“301”菌劑和尿素。堆制時,將濕透的秸稈分三層堆積,一、二層各厚50~60厘米,第三層厚30~40厘米,在各層上部撒上“301”菌劑和尿素,用量比自下而上為4∶4∶2。蓋嚴,即堆積完畢后,做好泥封,若冬天堆積,堆頂可蓋地膜增溫,或在堆內加少數驢糞、馬糞,以利前期提溫。
2.催腐劑堆肥
堆制技能方法是“水足、藥勻、封嚴”。水足:按秸稈與水1∶1.7的份額,使秸稈濕透,保證發酵期的水分需求。藥勻:按濕透后的秸稈量的0.12%施足催腐劑,用噴霧器均勻噴施,邊噴邊拌。封嚴:將施藥后的秸稈堆垛成寬1.5米、高1米的秸稈堆,拍實,用土和泥密封,泥厚2厘米。
3.酵素菌堆肥
質料配比是秸稈∶麩皮∶鈣鎂磷肥∶酵素菌擴大菌∶紅糖∶干雞糞=50∶6∶1∶0.8∶0.1∶20(是質料公斤數,不是百分比)。將麩皮、鈣鎂磷肥、紅糖、酵素菌擴大菌摻混均勻后,再和雞糞一同順次撒在用水濕透的秸稈上,拌勻后堆于池內,略微打壓,天天觀察堆肥的溫度、濕度。適合的堆溫為60~65℃,濕度為50%~60%。堆肥呈黑褐色腐朽狀況且有光澤無任何異味時,即闡明酵素菌堆肥堆制完結。
相關產品
